柔佛州麻属班卒善宝宫   PERSATUAN PENGANUT SAN BAO GONG
   

 

 

 

 
 

老伯爷公与三山国王典故

潮汕人最亲近的老爷 --
老伯爷公(土地神, 亦称福德老爷)典故 

古人敬仰土地神,来自对土地的崇拜。因为土地生长五谷,滋长万物,是人类赖以生存的基础,便从崇拜土地到祭土地神,这是古人亲地的自然崇拜。为了酬劳那些对农业生产作出贡献或有功于民的人物,便把他们奉为土地神,加以祀奉。《礼记·祭法》载,传说在三皇五帝时,共工的儿子句龙长年累月辛勤开垦九洲荒地,种植五谷,死后被奉为土地神。也是人类最早的土地神。但早期崇拜的土地神,是抽象化的大地之神,既没有职司,也没建立神庙。大约到汉代,才有朝廷设的后土祠,作为祭祀土地的场所。汉唐之际,土地神才由自然之神衍化为人鬼之神,并有 了某某人死后做土地神的说法。

土地神保佑一方水土一方人安宁的职司,宋以后为民间广泛认同,土地神的崇拜也成为全民崇拜了。


在有关传说中,土地神大都是下层人物土地神是民间俗神,地位低微,不为历代统治者所看重二明太祖取得天下后,取消了土地神的各种封号,只将其视为冥间最基层的行政机构,庙宇很小,往往在城角村头立一个二三尺高的小庙而已。


土地神潮汕称为土地爷、伯爷、伯公爷、福德老爷等,供奉的神庙也有多种称呼:土地宫、土地庙、伯公庙、福德祠。土地神受到本地民间的普通信奉,连潮州音乐弦诗也有以
福德祠冠名的。潮汕村落属全方土地的神庙村村有之,较大的乡村,村民为了方便祀拜,还设之里巷。土地庙的老辣差之甚远。里巷之间,只有二三尺见方的小土地庙。

潮汕的土地庙供奉的土地神,各地不大相同,有的只有土地公像,有的既有土地公像,又有土地妈像。但汉代朝廷设的
后土祠,塑的是妇女神像,称后土娘娘。有研究者认为,后土是由先民社会所祭的地母神演变而采,因为地母神能生五谷,五谷由野生而经人类培植成为人工生产,这个过程是由妇女创造的,具有一种神力。 在女性中心的时代,即称地母为后土。  “字的原始涵义是母亲育子之意,  “则为万物之母。

唐宋之际土地神日益神化、人格化,出现了男性土地神。明清时的土地庙已常见土地公与土地妈两尊神像。


潮汕各村供奉的土地神像虽有不同,但南澳全县各村却只供奉土地公,不把土地妈同时供奉。其中有一趣闻:传说昔年台湾有一对土地夫妇,要赶赴南澳办事,来到海滨,碰上一位妇女在啼哭。土地公上前探问缘由,得知那妇女是南澳人,因随丈夫出海遇暴风雨,丈夫坠海身广,她漂到台湾岸边。遭此不幸,台湾又举目无亲,正 想寻短见。土地公怜悯她,安慰劝说她,准备赠给她一些钱财。土地妈很不耐烦,责难土地公多管闲事,更反对施济那妇女。土地公一怒之下把钱给那妇女后,独自奔南澳。南澳人获悉此事后,在土地庙里就只安土地公的神像了。


潮人崇信土地神,也觉得土地神较易
疏通,求家庭吉利、大小平安、六畜兴 旺,不需丰厚祭品。土地神似乎对此亦不计较,虽神力有限,但慈善为怀,有烧香就有保佑。传说澄海某村有三人同一天前往拜土地爷,-三人都许诺要用猪头 大棵答谢神恩。第一位是卖鱼脯的,祈求出太阳可以晒鱼脯;第二位是菜农,求雨水足菜生长快;第三位是渔民,求刮大风可以扬帆出海。土地爷觉得三者互!相抵牾,难以三全其美,紧锁双眉。土地妈心机好,立即就想出办法:夜来落雨日来晴,鱼脯会干菜会青;半夜透风船出港,三个猪头到俺家。看来土地妈似乎有些 势利,但能够食人酒肉赠人福,亦无可厚非了。

中国的神文化历史悠久,民间信仰神,是从远古原始信仰传承而来的。神庇护人看不见又摸不清,而某些巧合现象一经渲染之后,马上传遍四面八方,人们宁可信其有,不可信其无。为了图吉避凶,寻求思想寄托或心理上的平衡,也随世俗潮流产生对神的信 仰与祀奉,这种心态一直延续至今。对一方土地神的祭拜由于宣传破除迷信,现在没有过去那么热闹,但一家一户供奉的地主爷却有增无减。商店开业、建造房屋、某项工程开工,安个土地神位到处皆有。丧葬未全面推行火化时,营造坟墓必有的
配套设施,是在墓侧设置土地之神神碑,同享祭祀,这是潮汕的普遍现象。相信随着科学的昌明,人们信神的观念,将会逐渐淡化。 

 

三山国王典故 :  

「三山國王」一向被認為是客家人的守護神。「三山」指得是廣東省境內潮州的三座名山獨山、明山、巾山,信奉山嶽信仰是古代自然崇拜的風俗,廣東客家人傳 承中原文化信奉三山國王。而後,客家人移墾來臺時,大部分的人都攜帶著三山國王的神像,或在家奉祀,或在墾地建立寺廟奉祀,祈求神明賜福。其中一個原因是因為當時的臺灣原住民有出草獵人頭的習俗,因為「三山國王」是「山神」,「山神」能夠制伏「山中之生番」的行為,因此三山國王成了最佳守護神。

也因為多數客家移民所到之處都會興建廟宇供奉三山國王,因此在臺灣,有三山國王廟的城鎮村落幾乎都見得到客家人開墾的蹤跡。境內有最多三山國王廟的彰化縣,更在2002年由36座較具規模的「三山國王」宮廟發起成立「彰化縣三山國王宮廟聯誼會」,每年由縣內不同三山國王廟輪流舉辦廟會,讓大家相互聯誼,目前會員更已擴充到有38座宮廟。而這樣的活動,今年獲得行政院客委會認同,首度入列客庄12大節慶之一,將在10月底舉行,大家歡喜希望透過這項文 化活動結合地方特色,讓彰化地方的客家文化再顯新契機。

客家移民守護神  
「三山國王」原為廣東省潮、惠、梅三州之鄉土神,也是客家人移民的守護神。最初並非人物,而是和源起周朝或更早的城隍爺、土地公一樣是自然神,本是潮州府揭陽縣霖田都河婆墟(現今揭陽市揭西縣河婆鎮)西面的三座高山獨山、明山、巾山的鎮山神。不過現在所流傳的三山國王起源,多來自民間傳說,其中有一說和 南宋末年帝昺南逃故事有關。傳說南宋末年宋昺帝在潮州被元兵追趕,危急中忽然衝來黑、白、紅臉三位壯士,殺退元兵,救了昺帝,昺帝正要上前致謝時,三位壯士忽然消失,不遠處卻出現黑、白、紅的三座大山。昺帝認為三位壯士是山神變身而來,於是封他們為「三山國王」。

後來元代翰林國史院編修的江西廬陵人劉希孟,他寫了《潮州路明貺三山國王廟記》,明初被載入《永樂大典》,把三山國王傳說系統化,這也是現存文獻中最早使用「三山國王」一詞。「明貺」兩字是宋太宗封三神為國王時所賜的廟額名稱,劉希孟所寫的「明貺廟」正是對三山國王廟的尊稱。

中國民間傳說中多認為三山國王神,「肇跡於隋、顯靈於唐、受封於宋。」。據說,隋朝初年隋文帝時期,潮州之三山 ( 明山、巾山、獨山 ) 曾出現神跡,當地人便在巾山山麓建廟奉祀此三山之神,至今已有一千四百多年歷史。

到了唐朝,三山神成為潮州鄉土神,潮州人定期祭祀三山神,希望能祈願賜福消災給老百姓。韓愈被貶為潮州刺史時,遇上天降大雨損傷莊稼,韓愈率乃禱于百姓祝禱祈求三位山神,後來雨果然停了,相當靈驗,韓愈便寫了《祭界石文》,派人到祖廟祭拜表達謝意和敬意。

北宋時期,潮州三山神更因助宋太宗征北漢劉繼元有功,宋太宗詔封明山為清化威德報國王、巾山為助改明肅寧國王、獨山為惠威弘應豐國王,並賜廟額曰:明貺,並敕增廣廟宇,歲時合祭。從此,三位山神便被為「三山國王」,三山國王廟又稱明貺廟。至宋仁宗明道年間,又加封「廣靈」二字,自此廣東潮、梅、惠等 地都建有廟宇,隆重奉祀。 

護佑百姓遠災難
而在臺灣,民間有句俗諺:「有三山國王廟之地方,必定有客家人;沒有三山國王廟的地方,未必是沒有客家人。」三山國王原為廣東潮州、惠州和梅州的鄉土神,因為臺灣客家移民大部分來自廣東,國人遷徙時,常會到廟宇祈求香符、令旗,待在新故鄉事業有成,即為其建廟立碑,也因此臺灣的三山國王廟愈來愈多,而且大 部分建於客家人遷徒的路線。

文史工作者葉倫會曾在講中提到,客家先祖在入墾的地方建立不少三山國王廟,以彰化為例,溪湖鎮的霖肇宮,相傳建於明朝萬曆年間;員林的廣安宮則是永曆年間所建;康熙乾隆以前所建的有員林廣寧宮、社頭鎮安宮等,由此不難想見客家人不少。

而歷經演變,三山國王和城隍爺、土地公一樣,逐漸由自然神被塑造為擬人化的神明,並為其塑像,歷經先人智慧的模擬,三山國王的神像仿三國演義桃園三結義劉備、關羽、張飛的造型,即大王白臉,二王紅臉,三王黑臉且加刀痕成花臉。另一目的是讓信眾體會團結力量大,要有劉備鍥而不捨與謙沖下士的雅量;有關公忠肝 義膽,忠義貫日月的精神;張飛勇往直前的勇氣。

此外三山國王除了做為客家人的守護神外,三山國王原為山神,與土地公神格類似,可保佑農民安居樂業,農作物加快生長,畜養家畜或家禽快速成長,增加經濟收入,也有護佑居民賺錢的意味。由此也不難想見,三山國王在客家族群心目中的地位有多麼重要了!

三山國王是發源於中國廣東粤东地区之信仰,為潮州府住民(包含潮汕人及潮州客家人)的精神信仰,隨著當地移民向外擴展,成為粤东東南亞香港台灣民間信仰之一。

三山國王實指现廣東揭阳市揭西縣河婆镇北面的三座山 。。。獨山明山巾山的三位山神, 祖廟位於今廣東省揭陽市揭西縣縣城旁,當地舊稱霖田都,故該廟多被稱為霖田祖廟。

三山國王有不少傳說,一說是宋太祖趙匡胤借得三山的神力幫助,後才將劉張之亂平息,遂封三山國王。 據台灣鄉村禮俗記載,台灣三山國王聖誕定為每年二月十五, 而粤东地区三山国王出游则定在正月,一般是正月初十或十五。

唐代文豪韓愈被貶為潮州刺史時,當地洪水泛濫成災,居民向這三座山祈求止雨,果然雨過天晴,韓愈便奉這三座為三山神。到了北宋時期,三位山神屢次顯靈助宋軍平亂,宋太宗就分別賜封三位山神為清化威德報國王(大國王,巾山國王)、助政明肅寧國王(二國王,明山國王)、惠威弘應豐國王(三國王,獨山國王),合祀為「三山國王」, 神職為代天巡狩監察天尊。

以下列出三山國王各自姓氏及聖誕 :

* 巾山國王:大王,姓連名傑,字清化,聖誕是農曆二月二十五日

* 明山國王:二王,姓趙名軒,字助政,聖誕是農曆六月二十五日

* 獨山國王:三王,姓喬名俊,字惠威,聖誕是農曆九月二十五日

 



热切感激以下善心仁人热心赞助本庙电脑网页暨短讯管理系统 :

黄沙宜, 何锦鸿, 苏有敬, 黄水清, 许汉成, 王振孝, 林来福, 余文斌, 郭升春, 颜金文, 王照富, 黎文忠, 黄颂平,黄少龙, 刘添源, 郑声俊, 许鸣拯, 吕子廉, 颜永顺, 余传扬, 林年生夫妇, 周文雄娱乐制作.

 

 
 
 


Copyright © 2013.
柔佛州麻属班卒善宝宫 PERSATUAN PENGANUT SAN BAO GONG. All rights reserved.
Address: PERSATUAN PENGANUT SAN BAO GONG, KAMPUNG JAWA, PANCHOR, MUAR, JOHOR.